2007年4月11日 星期三

懂得孤獨,才懂得親密

若以修行角度來說,人生前半輩子的時間,我們的心都攀於外在的環境、人、事物,較少時間將心放在自己身上,

如果能找到心裡的家時,心就能安頓;因此,女性往往較男性學佛者較多。

另外,也因女性較早意識到心靈上的渴求,

男性要察覺到「心裡的家」的需求,大約在五十歲左右,因為他們還經歷人生另一階段,

就是約在三十五至五十歲的工作生涯的高原期。

所謂高原期,就如同高原般又高又平,維持在某個水平狀態,往上升高的機會不多,

但人往往會滿足於此狀態,等到五十歲以後,當事業有成,但內心卻空虛,此時才會意識到要尋覓心裡的家,這個時候正是學佛的契機。

男性也需要心理上的親密,但往往選擇外遇來滿足,

但外遇了一次或幾次後,到頭來還是會問:「真正要尋找的是什麼?」

因此,我們常可在週遭朋友中發現,女性常常是走在男性的前面,去引導著男性成長。



什麼是親密的感覺?我對親密的定義跟過去不太一樣,

多數人會把親密定義成生活美滿、你儂我儂,彼此心情分享,

尤其對女性來說,分享的感覺很重要,男性則不然。

西方人對親密感的研究在近年來從生理上轉成心理上,

有一個最大的關鍵就是對自己能不能親密,

它無法清楚地定義,但有一個必備的條件,就是當心安於己上,有滿足之感,這滿足感是無法言傳的,

到任何一個地方,都能很安定、無恐無懼,跟別人相處會很平和、體會深刻。



我特別強調「深刻」這個部分,是因為當自己與他人有親密接觸時,心裡自然卸下防衛,

別人將會清楚地感受到,自然將他自己武裝卸下;

能產生較深刻的接觸,是因為你心裡的自足、肯定,所以在跟別人接觸時,比較沒有比較、分別。



當一個人發現沒有親密感覺,相對的會覺得是寂寞,尤其是心無所緣、無所安放、不知所措時,

如同小孩常掛在嘴邊:「好無聊哦!」但做父母的總覺得忙碌、時間不夠用,怎麼還會感到無聊。

其實小孩子不知道那是寂寞不是無聊,

接下來的動作,他們可能去拿手機找朋友聊天、打電動,看電影,上網路聊天室等各式各樣的活動,

很自然地找事做,因心必須要有所緣、有著力點,若無便會心慌。





不要逃避孤單寂寞



我曾讓學生做個實驗,一天之中什麼事都不要做,看看會是什麼情況!

結果他們大概半天就放棄了,覺得很無聊、無所事事。

就如大人發生外遇情形一樣,因為心無著力點,這時若有一對象,心就著眼在那個對象上。

其實,這時若能誠實面對內在,你將曉得什麼是寂寞的感覺,腦子亦會出現「我好寂寞哦!」的訊息;

此時,若不要勿忙地走過寂寞,你的心會開始往內尋找,尋找如何處理寂寞?

什麼才能真正滿足內心?所以寂寞是一個機緣,讓自己看到自心常常是攀緣其外的,無法回到自己身上。

這樣的寂寞狀態與親密有什麼關係呢?

因為唯有經歷寂寞,面對並接受它,到自己允許擁有寂寞的時候,會發現此刻不再寂寞,因為已轉換成孤獨,

孤獨對人而言是非常正面的,就是能單獨自己一個人,心放在自己身上,沒有慌張恐懼,相對地有滿足感。





我曾有一次經驗,走在路上散步,心裡就是不安。

一個人的心要安住,必須要安住在某處,當時我就想我的心要放在哪?

首先,想像將心放在家,但還是不安;放在學校,還是沒有用;

再把心放在農禪寺大殿,但還是不行;

隨後,再把心放在我打坐最多、渡過最愉快時光的的地方──紐約象岡,依然不行。



我注意到跟我關係密切的地方,都不能讓我把心安住,心裡想著,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時從路燈下走過,看到自己的影子與燈光重疊,突然得到一個靈感,應將心放在此時此刻,

因此,走著走著,將注意力放在走路的感覺,體驗當下的感覺,發現心真的安住下來。

那次經驗給我很大的體悟,心是安住在每個當下,放在自己身上,不是在事情或外在的環境。

回頭再看看以前的經驗及打坐的過程,慢慢發現人們對於孤獨這件事有很大的誤解。





孤獨讓人沒有防衛



孤立、孤獨跟親密有什麼關係?

孤獨跟親密其實是同一件事,孤獨能使自己與自己更親密,當自己有能力跟自己親密,才有能力跟別人親密。

其實,愈能孤獨者,愈能融入人群,一個人帶著孤獨跟別人建立關係,

那個「我」像大海一樣無邊際,

一個人心裡自足,沒有防衛,自然能輕鬆進入別人的世界,別人也可以自然進入你的世界,不會停留在表面上的角色寒喧或是點頭之交。



有一位學生看起來清新脫俗,他的處世態度也如其人,所以他想做些改變。

就在他碩士論文口試之後,就要上山準備出家,

我跟他說:「對於你出家的決定,我衷心祝福,但有句話要叮嚀你:『出家是大丈夫的行為,你應是為了大眾而出家。』」

他當時愣了一會兒,才說:「老師,我會記住。」出家及紅塵在一般人的觀點是截然不同,

但在我的眼中,卻跟親密與孤獨一樣是一體二面,一個孤獨的人要學著跟別人更親密,在生命的深刻處,與人相遇、分享;

就像出家人要能夠入世,才能化世,而化世,又必須以出世為基礎。



我曾經陷在孤寂裡,甚至有厭離之感,但我運氣很好,女兒幫了我一個忙,

那段日子,她送了一張書籤給我,上面有幾句話,我常帶在身上,看看上面的字,提醒自己,

是那麼寫的:「心如大海無邊際,廣植淨蓮養身心,自有一雙無事手,為做世間慈悲人。」

她那時才上小學,這書籤是她自己做的,平時個性很粗線條,居然做出這麼細膩的書籤給我。



從親密的需求,到認識真正的孤獨,之後自己能怡然自得,與別人接觸時能深入別人的內心世界,

到別人也能深入我們的世界,這是一連串的學習歷程,也是修行必經的路。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43期》

■ 楊蓓(作者為台北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