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7日 星期三

《天下》Bye Bye 中國,Hello 印度!

中國熱似乎逐漸退燒,世人對印度的狂熱卻絲毫不減。

中印之爭中,個人、企業與台灣各能學到什麼?



文/楊淑娟



中國熱,似乎開始退燒。



源源滾進中國的資金,速度放緩。

去年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金額,不若往昔年年成長,

連每年遽增的韓國對中國紡織業投資,都下滑近四分之一。



許多當初信誓旦旦進入中國的外國企業,也黯然退場。

例如,打敗群雄爭取到上海汽車合作案的韓國雙龍汽車,就決定放棄與上海汽車在中國合資建廠的計劃。



另外,媒體大亨梅鐸的新聞集團也在研究,是不是要從鳳凰衛視撤資,

儘管當初梅鐸投資鳳凰衛視被視為進軍中國媒體市場最成功之舉。



以中國為最大貿易伙伴的日本,也開始澆熄中國熱。

被視為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接班人的內閣官房長官安倍晉三向媒體公開指出,

日本政府將暫時凍結對中國的援助貸款。

這些貸款,幫助了中國在沿海城市修建許多基礎設施,總額早已超過二五○億美元。



向中國說再見後,這些國際人士的目光焦點移往何處?



沒錯,就是正在拚戰脫貧的印度。到印度的外國人直接投資金額與中國相比,

雖然規模仍小,還不到中國的一成,卻成長迅速,光是在過去一年,就超過了五成。



而且,除了大家了解較多的資訊、軟體與後勤服務等行業,

現在連過去總以中國為首選目的地的製造業,也絡繹不絕直奔印度。



例如,鴻海旗下的富士康隨著Nokia到印度設廠,對手偉創力也在附近短兵相接。

其他像玩具、成衣、保險、石油、天然氣、消費品等廠商,也都在印度大舉擴張。

「印度已經從一個被認為無關緊要的地方,一夜之間蛻變為希望之地,」

《加拿大商業雜誌》形容印度瞬間翻身。更不用說美國總統布希三月份訪問印度,

為國際商旅前進印度打下了強心針。



因為自從二○○○年,前美國總統柯林頓造訪印度後,美國總統已經有六年足跡未達於此。

中國為何逐漸黯淡?印度為何日益耀眼?這對台灣的發展,有許多值得借鏡之處。



中國輸在: 不自由、低成本不再



《金融時報》分析,就實質的經濟條件而言,中國的確正在喪失競爭力。

例如,中國的勞動成本持續上揚,近幾年每年成長都超過一成。



人力供需失調造成的缺工,更讓情況雪上加霜。

勞力密集產業的缺工率,就經常在一、兩成左右。《紐約時報》已經預測,這將使中國的出口成長減緩。



這種問題也存在於白領職場。

麥肯錫國際研究所的調查指出,

儘管中國的大學畢業生人數激增,

跨國企業卻發現,不到一成的求職者能勝任工程、金融、醫護等行業與一般行政的工作要求。



整體而言,「中國所有的成品價格都在上揚,」

香港利豐集團總經理馮國綸告訴《金融時報》,

「中國已經不是亞洲成本最低的國家。」甚至,與其他地方相比,中國的產品價格漲幅更高。



中國政府與企業的管理模式,也深受外資批評。

中國的經商環境並不自由,政府可以隨意查禁、關閉、或不放行它們認為有問題的企業。

中國勒令中、外雜誌停刊,已經不是新聞。



官方與民間四處瀰漫的民族主義,也形成外商無形的投資障礙。

韓國雙龍汽車放棄在中國建廠,原因之一就是中國政府有許多嚴格的要求,

而且對雙龍有很多猜疑。

「他們擔心外資可能破壞本國企業的發展,」

摩根士丹利的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在《金融時報》揣摩中國人的想法。



企業的管理不夠透明,則令合作伙伴卻步。

美國機構股東服務(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顧問公司在今年的全球機構投資者研究中指出,

全世界的主要投資公司認為中國企業必須改善治理,

尤其是那些政府持有的非流通股,

使得外資投資人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

「中國上市公司的內部運作就像一個黑箱,我們對其一無所知,」《金融時報》轉述一名受訪者的意見。



印度贏在: 英語通行、政治民主



相形之下,印度有許多現代商業環境所需的要素。

英語通行、政治民主、雖然法律系統不是很完備,

但是它與西方的架構較相近,

而且有智慧財產權的觀念。

另外,印度的言論自由,金融體系也比中國穩定,股市更有一百三十年的歷史。



相較於中國對外資的處處管制,印度政府近幾年不斷地進行許多開放措施。

例如,放寬外資投資許多產業的上限。

外資單一品牌的零售店已經可以在印度擁有五一%的股權,

販賣多種品牌產品的綜合賣場,也將可以如此逐鹿市場。



現在,印度連貨幣管制也要鬆手。



目前印度的貨幣只有部份可以自由兌換,但最近印度總理辛格表示,

印度的經濟已經好轉許多,因而要求財政部與央行研究起草取消所有印度貨幣盧比的資本控制。

「在透明的框架內進行更全面的資本帳戶兌換是有益的,」辛格在亞洲協會告訴投資者。



中國輸在: 缺工、人力素質較差



另外,中國缺工、或者人力素質不足;印度則有許多優秀、懂英語的人才。



尤其是近幾年,許多旅外印僑紛紛回流印度。

在新興的班加洛、海德巴德以及德里等郊區,許多外商提供西式的辦公環境與薪酬以吸引優秀人才。

「許多人都想跳上飛機回國,」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旅居二十年的凱拉告訴《紐約時報》。



即使是在低技術的製造業,印度的成本也不比中國高。

例如,玩具業在印度的平均月薪是一一○美元,在中國則要一六○美元,《金融時報》指出。



印度贏在: 消費力強、美印關係佳



至於原本外商覬覦的廣大中國市場,個人消費力也比不上印度。

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羅奇指出,印度的消費佔GDP比重達六四%,

比歐洲、日本還高,更遠勝中國的四二%,加上老年人口比例低,

年輕的消費族群多,

即使目前每個人消費金額或全國的市場比中國小,未來的爆發力也不可小覷。





《經濟學人》報導,目前印度有全世界最高的商店密度,零售店超過一千五百萬家。

另外,手機用戶在三年內從兩百萬暴增到五千五百萬,五年內將增加到兩億五千萬。



令歐美商旅感受更深的是,中美間貿易、政治與經濟的齟齬不斷,

美印關係卻積極修好,領導人互訪。

「美印之間的協議在很多領域上彼此互惠,」《華盛頓觀察週刊》指出,

「一個強大的印度符合美國利益,」這令國際商業人士感到安全,對印度有信心。

當然,印度也有亟待解決的問題。

例如,印度的貧富差距驚人,

超過四分之一的印度人生活在貧窮線下,

優秀的科技工程師們就像「美麗出色的島嶼散布在悲慘、窮困的海洋上,」

經濟學家雷迪曾這麼形容印度。印度的基礎設施也還要加強。

在印度,停電是常事,在高速公路上甚至要跟牛車搶道,很難疾馳行駛,

網路咖啡廳的連線速度則是西方人難以接受的慢,《加拿大商業雜誌》記者親身體驗。



另外,印度的行政官僚還得多學習現代商業的管理技巧。

企業在印度開業光是文件作業就要花上三個月的時間,

政府的貪污指數在國際透明組織的評比中是「貪腐猖獗」。

「我連蓋自己的房子都要賄賂官員,」印度人巴哈拉告訴《加拿大商業雜誌》,

「我不付,結果就被停工兩年半,最後只好乖乖去付賄款。」



無論如何,印度的興起沒有回頭路,

世人經商、工作、治國更應該把印度做為自己策略思考的一環。



「你不需要前進印度,但應該想想印度崛起對你的意義與影響是什麼,然後做出回應,」

《加拿大商業雜誌》總結。



沒有留言: